日新國小紅樓正門
廊道

歷史與傳承

日新國小創於1917年,日本政府將當地水田和池沼填平,設立「大稻埕第二公學校」,1920年,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現址的紅樓,當時名為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正式遷入。1922年,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稱日新公學校,即是現在日新國民小學的前身,改名為日新,最主要期許全校師生能發揮<尚書・湯之盤銘>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的精神,如同每天都要清洗臉上的汙垢,時時反省缺失,日日求新求進步。

日新國小紅樓正門舊貌
日新國小紅樓建築修復素描圖

日新國小的紅樓的建設與修復

經過近百年的歷史,日新國小的紅樓在時間的洗禮下,除了天然氣後所帶來的外觀損害,在現代化的進步的腳步中,因為原有歷史建築在設備管路配線尚未保有適當空間,電氣設備的增加與更新,使得紅樓舊有的管線和新管線線路銜接交錯,導致所有管線皆曝露在廊道與天花板下,影響觀瞻與安全。在民國99 年,經財團法人旺台環境文化基金會細心完整地認養重建修復後,無償捐贈給臺北市政府,使紅樓原本歷史面貌再現,重拾過去教育風華。紅樓近百年的教育風貌,歷經朝代變遷,仍屹立不搖矗立於當地,在翻新重整恢復後,又帶給學生、社區不同的全新面貌。